要不要给男宝割包皮听听儿科大夫是怎么说的

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 http://www.sjbn.com.cn/fengshang/shangye/20201113/952.html

本文发表于张蕾大夫好大夫在线个人网站,点击下方“阅读原文”,进入张蕾大夫个人网站!

胖编一直觉着,中国人特喜欢扎堆凑热闹!从全民补钙,到全民补胶原蛋白,似乎不参与个“全民”事业,就对不起自己。这不,连切包皮都有了“全民切包皮”的趋势。

你们说说,包皮到底哪儿招人惹人了,怎么就不能放过它呢?要胖编说,包皮切,还是不切,这是一个问题!

在我的印象中,医院儿外科门诊似乎都有一个“包皮季”。门诊上挤满来看小男孩包皮的家长,问得最多的也是关于包皮手术的问题。

有位家长说:“以前从来没有注意过小男孩包皮的事,怎么现在几乎每个男孩都有包皮的问题?养个男孩这么麻烦!”

医院的(泌尿外科)医院的广告宣传,就像前几年“全民补钙”一样,似乎现在要“全民切包皮”了。

或许你也很疑惑:现在的小男孩到底怎么了?为什么个个都有包皮问题?到底要不要切包皮?

我的建议是:一句话,尽量不切!您问为什么?不妨让我来说道说道。

包皮很有用,我们不要歧视它

首先,我们需要来认识一下“包皮”这东西。它发生于胚胎的第8周,在第16周时发育达到阴茎头的前端。此时,包皮内板与阴茎头自然地粘连在一起,至胚胎的第24周起,这种粘连才开始分离。

如果包皮不能完全上翻显露阴茎龟头,就称之为“包茎”。到了孩子3-5岁左右时,多数包皮就能够上翻,如果不能完全上翻,自然状态下仍然覆盖阴茎头,就称之为“包皮过长”。

很多家长都觉得,既然包皮可能导致一堆的麻烦,那就一刀切了算了,多省事儿啊!但是人类进化了这么多年,有些部位既然存在,就一定有它存在的作用和道理,包皮也是一样的。

虽然小儿包皮的生理功能目前尚缺乏大宗文献数据支持,但普遍认为小儿包皮具有一定的生理功能:

比如说,小儿阴茎头正处于发育阶段,包皮能保护娇嫩、敏感的龟头,避免局部摩擦和不适,进而避免摩擦对孩子的性心理产生影响,避免孩子过早产生自慰等不良习惯。

再比如说,包皮与阴茎龟头之间的粘连可以防止局部尿液堆积,避免尿液中的氨对尿道口及阴茎头的刺激,从而避免局部溃疡的形成。

既然包皮有它的存在价值,为啥还有一些家长要忙不迭地给孩子切包皮?“听说切包皮能提高生育能力”“听说国外好多地方都有切包皮的传统”……听了这些说法,黄大夫少不了要多唠叨两句关于包皮环切术的“发家史”了。

切包皮提高生育能力?别迷信传言

说到包皮环切术,就不得不说说它与宗教之间的密切关系。

犹太教规定:犹太男婴出生8天后,家人要用石刀割损其阴茎包皮。为孩子举行包皮环切术时,要邀请亲朋好友到场。对犹太人来说,包皮环切术是履行与上帝之立约、确定犹太人身份、进入婚姻许可范围的一种标志。

在伊斯兰教中,穆斯林将包皮环切术作为“圣行”遵守。教法规定穆斯林男孩7-8岁或12岁时需举行包皮环切术。伊斯兰教的包皮环切术是重大人生礼仪,包皮环切术相当于天主教、基督教的洗礼,行过包皮环切术之后,这个小男孩就成为一个穆斯林了。

包皮环切术何时起源没有确切记载,年前埃及木乃伊和浮雕上记录了最早的包皮环切术。

有人认为包皮环切术可能来源于阉割手术。还有一种说法是,在蒙昧的部落时代,人们主要考虑如何繁衍后代、增强部落实力,包皮环切术在当时被认为是提高男女生育能力的最有效手段。

到了19世纪晚期,现代医学逐渐把包皮环切术从宗教仪式转变为医疗手术行为,并将其作为一种保健性手术迅速发展起来。

当时人们认为包皮对龟头的紧紧包裹,可以造成全身疾病的发生,而这种压迫一旦得以缓解,一些其他的症状也可以很好地缓解。

特别是在20世纪以后,有研究认为包皮环切术能够有效的减少艾滋病的传播,于是全世界的医生都认为早期包皮环切术会给人们带来好处。但是,随着时代的发展,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反对进行这种手术,这种争论一直持续到现在。

然而,在医学发展的今天,医院将远古时代的“割包皮能提高生育(性)能力”作为包皮环切术宣传噱头,多么落后而愚昧!

小儿包茎、包皮过长,部分能自愈

其实,包皮与阴茎头粘连的现象存在于大多数小儿身上,新生儿、婴幼儿包茎和包皮过长都是非常正常的生理现象。

据统计,国人3岁前的小儿包皮可以完全上翻者仅占0.93%,不能上翻的占64.09%。随着孩子的发育,1岁后小儿在憋尿或晨起时一般会出现阴茎勃起,这种勃起和萎缩的交替,利于包皮的扩张和包皮与阴茎头的粘连分离。

直至男孩到了青春期,大部分粘连被吸收,并且阴茎突然增长,发育快于包皮,青春期后期阴茎头显露,包皮退至冠状沟,包皮才发育完成。统计数据显示,11-18岁完全上翻者达48.33%,仅7.66%不能上翻。

也就是说,小儿包皮阴茎龟头之间存在的是生理粘连,而且大部分在青春期不用手术即可以分离吸收,上翻而自愈。

过早切包皮,可能伤了小JJ

既然包皮问题可能可以不治而愈,那么我们为什么要早早地急着给孩子动刀呢?

要知道,如果是婴幼儿期实行包皮环切术,由于必须分离包皮和阴茎头间较多的粘连,容易产生较大的创面,术后产生较多分泌物,覆盖阴茎头易形成分泌物痂壳,外观很不满意。这样不但会给家长造成精神压力,孩子也可能产生病理性粘连、尿道口狭窄等并发症。

因此,我们认为小儿包茎、包皮过长手术最好在青春期后(12-14岁以上)施行。当然,我不赞同盲目切包皮,并不是说所有的包皮都不能切,当遇到明显手术指征时,就应当接受手术。

具体手术指征包括:

1、经过反复扩张,瘢痕形成包皮外口纤维狭窄环的;

2、反复发作的阴茎包皮龟头炎。

以上两条是绝对适应证。对于5岁以后包皮口狭窄,包皮不能退缩显露龟头的,则需根据具体情况和家长要求掌握。当然,出现包皮嵌顿的需要急症手术处理。

不做手术就不需要处理?

有些家长可能会问,如果小儿包茎不做手术,是不是就不需要处理?当然不是了!作为父母,即使孩子不用切包皮,观察孩子的情况,进行清洁等都是家长必须做的。

我们认为,对于婴幼儿期(3-5岁前)的包茎,如果无排尿困难、包皮感染等症状,大多数不必治疗。

对于4-5岁以上的孩子,如果出现包皮龟头炎或有包皮垢的,可以使用表面麻醉药膏涂抹,试行轻柔上翻,清洁包皮垢,然后再复位。大部分小儿经过此种方法治疗,只要能够保证随诊上翻,随着年龄增长就可以治愈,不影响青春期后包皮上翻成形。

综上所述,小儿包皮并不是像一些不良媒体、医院宣传的那样都需要手术,而是需要根据孩子的年龄、家长的要求等具体分析处理。切不可只要是包皮问题就一刀切,否则会带来无尽的烦恼和痛苦!

责任编辑:晓宇

图片已购买版权

长按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ookintake.net/bjgtydby/7043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