前列腺增生症是男性老年人常见病,属于中医癃闭症的范畴。主要症状为尿频、滴沥不尽,或少腹胀急出现尿潴留,或滴沥失禁。
良性前列腺增生症又称前列腺肥大,一般50岁开始增生,55岁以后出现症状加重。其临床特点是尿频、排尿困难和尿潴留,属中医“精癃”“癃闭”的范畴。
古代医家对癃闭有着很多的论述。《素问·宣明五气》:“膀胱不利为癃,不约为遗尿。”清·吴谦《医宗金鉴·小便闭塞遗尿不禁总括》谓:“闭者,即小便闭无点滴下出,故少腹胀满痛也。癃者,即淋沥点滴而出,一日数十次,或勤出无度,故茎中涩痛也。“
对发病原因亦有论述。明·虞抟《医学正传·淋闭》谓:“为病之由,皆膏粱之味,湿热之物,或烧酒炙肉之类,郁遏成痰,以致脾土受害乏力,不能运化精微,清浊相混,故使肺金无助,而水道不清,渐成淋闭之候。”
对治疗方法亦有很高的见解。明·李中梓《医宗必读·小便闭塞》:“丹溪尝曰,若以吐法通小便,譬如滴水之器,上窍闭则下窍无以自通,必上窍开下窍之水出焉。”张山雷《脏腑药式补正·膀胱部》认为:“小溲癃闭,亦有因于膀胱阳气无权一证,以桂枝通太阳之阳,则其溲立下。”又云:“凡膀胱不利,而为瘟闭之证,但知清热通利,未必皆效。惟开展肺气,以通气化之上源,则上窍通而下窍自泄。”
关于前列腺增生症的发病原因,西医认为是由于内分泌失调引起腺体肥大,压迫后尿道,致使排尿困难或小便潴留。
中医认为主要是三焦气化功能失调所致。如肺失宣降,不能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脾失健运,升清降浊失宜,致使湿热下注膀胱命门火衰,肾阳虚弱,下焦气化失职,致使膀胱开阖不利。
本病之所以多发生于50岁以上的男性,且年龄大、发病率高,笔者认为是泌尿系功能的退行性变所致,即中医所说的肾脏的阴阳失衡,肾气衰退的结果。兹将笔者临床时常用之方,作一介绍。
▼
董氏奇穴七十二绝针,扫码免费学!
免费领取中医珍贵书籍和视频课程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