春天到了,这几日气温明显升高,暖和起来。家长们注意啦!各类儿童常见传染病也开始蠢蠢欲动了。
小儿手足口病高发于每年的3月~5月,即将迎来发病小高峰。
不少家长对于手足口病还是不了解,很惧怕,因为发病后外表特征很明显,看起来很严重的样子。
再加上新闻中见过“手足口病重症患儿死亡”的消息,因此对这个传染病有阴影。
我们先来看一组数据:
就在上周,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公布了《年全省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》文件:
资料来源:广东省卫生健康委员会
资料显示,年广东省全年感染手足口病患者人,死亡人数2人。可以发现,儿童手足口病重症死亡率,比流感还小。
当然,并不是说我们可以不去重视,而是可以这样理解:绝大多数手足口病都是普通型,宝宝身体的免疫力足以抵挡病毒的侵袭。
这个传染病在临床医学中是被划为自限性疾病的范畴的。??
自限性疾病:
指疾病在发生发展到一定程度后,靠机体调节能够控制病情发展,并逐渐恢复痊愈的疾病。
这类疾病一般在没有严重并发症的情况下,只需对症治疗或不治疗,患者就能自愈康复。
所以,手足口病普通型的宝宝,是可以在家自行调养的。
春季传染病高发,医院更是病菌“大染缸”,让本来就身体虚弱的医院,并非最好的选择。
手足口病分为普通型和重症。如果是重症,医院、不耽搁。如果只是普通型,家长学会在家调养的方法就格外重要了。
那么,如何在家进行手足口病的判断辨证和用药呢?
快速分辨宝宝
是不是得了手足口病
手足口病常见症状??
宝宝的体温突然飙升到38℃以上
手、脚、屁股上起了丘疹、水泡
舌头、两颊内侧还出现口疮或粘膜丘疹
仔细观察这些疹子??
既不像蚊虫叮咬
又不像水痘
宝宝不疼,不痒
图片来源:锐景创意
除此之外,宝宝还可能有这些症状??
厌食(多由口疮不适导致)
乏力(身体内部正邪相争、发烧导致)
喉咙疼痛、咳嗽
......
有以上表现,家长就可以初步判断宝宝应该是感染了手足口病。
不过,手足口病的皮疹症状,会因为不同宝宝免疫力的不同而有些许区别。
有的宝宝只在手指尖和屁股上有丘疹,甚至没有疹子,只会在手脚部出现脱皮的症状,却依然被诊断为手足口病。家长需要格外留心。
图片来源:锐景创意
还有一些宝宝发病,疹子不痒,却有轻微疼痛感,比较不舒服。
家长在日常调养中,记得多照顾宝宝的情绪。
警惕!
手足口病重症,立即就医
如果宝宝出现急症、重症症状,比如??
高烧38.5℃以上超过3天
呕吐,甚至喷射状呕吐
头痛、精神萎靡、烦燥不安
嗜睡甚至昏迷
出现四肢抖动,甚至抽搐
呼吸急促,大汗淋漓
脸色不正常苍白或通红
……
家长应立即带宝宝就医。
有的宝宝发病头2天高烧不退,家长就很担心,边吃退烧药,边担心是不是手足口病重症。
我的建议是:
家长不要仅仅通过体温判断宝宝的病情,而应该观察3方面:
呼吸好不好
脸色好不好
精神状态好不好
中医认为,发烧是身体正邪相争的表现。宝宝发烧,可以有很多方法降温,比如物理降温、外敷疗法等,并非一定要吃退烧药。
即便吃退烧药,也要根据烧的温度和身体状况合理选用,有诸多禁忌。病中病后的饮食调理也要格外注意。
如果想进一步掌握破解宝宝发烧问题的方法,可以系统学习我的新课程《许尤佳小儿发烧7问》,孩子发烧不再紧张。
●推荐课程
许教授小课堂
手足口病普通型用药指南
手足口病是一种肠道病毒传染病。
刚发病的时候,有的宝宝身上还没有特征性的疹子,很容易被误以为是小感冒——宝宝会出现发烧、喉咙痛、咳嗽等初期症状。
不过,家长会发现,给宝宝吃感冒药,病情并没有得到缓解,服用抗生素也没有效果。
绝大多数手足口病普通型,在用药上建议对症下药,缓解症状。同时,可以辅以一些清热解毒的中成药。
常用药
常用中成药??
银翘散、五味消毒饮、甘露消毒丹、普济消毒饮、蒲地蓝口服液、九味双解口服液、金莲清热泡腾片等。
常用抗病毒西药??
伐昔洛韦、更昔洛韦等。
皮疹外敷??
木瓜膏、炉甘石洗剂等。
具体剂量,需要视宝宝体质、年龄、病情发展而定。
病前预防和病时养护
手足口病普通型虽无大碍,但患病的宝宝通常要受1周左右的罪。
在手足口病高发期,我建议家长帮宝宝提前预防,尽量避免被传染上。
手足口病预防措施
手足口病可通过粪口、分泌物、飞沫、接触等多种途径传播。
从阻断传染源的角度,手足口病及许多儿童常见传染病可通过以下方法及时预防:
①勤洗手
不仅教育宝宝饭前便后勤洗手,替小宝宝换完尿布的家长,也要把手洗干净。
②纠正吃手、揉眼坏习惯
宝宝玩耍,摸到公共的玩具、物品时,如果上面附着手足口病病毒,宝宝触摸后有吃手指、揉眼睛等坏习惯,同样有可能染病。
所以,家长要引导宝宝不要用手到处乱摸,改掉揉眼睛、揉鼻子、吃手指的习惯。
③不扎堆
少带宝宝去人员密集、不通风的场所。现在特殊时期,以及有风的时候,要给宝宝戴好口罩,注意遮住头面部。
④及时清洁
对宝宝的玩具、生活用品和个人用品要及时清洗、消毒。
⑤饮食注意
手足口病病毒是肠道病毒,因此要提防“病从口入”,要给孩子吃熟食,不吃生冷物,多喝温开水。
手足口病病时养护
从中医范畴来说,手足口病属于外感湿热疫毒,伤及肺脾两脏,造成肺卫失和,毒邪蕴积于脾,使脾运化的功能失调。
脾主四肢、开窍于口,手足口病之所以会生皮疹,也是因为脾被外邪骚扰了。
宝宝在家隔离养病期间,除了前面提到的中成药,还建议多服用润肠燥或富含维生素C的食物。
推荐食物:
香蕉、米汤、白萝卜汤、芹菜汤、苹果汁等,也可以给1岁以上的宝宝喝点蜂蜜水。
除此之外,对于像手足口病这类里热证候的发烧,家长可以给宝宝烹煮古方:
“热证散热三豆饮”
黄豆:性平味甘,可治一切毒肿、止痛、除胃中热。
绿豆:性凉味甘,可清热解毒。
黑豆:性平味甘,可行水调营,祛风邪,善解诸毒。
许尤佳教授推荐
手足口病食疗方
许尤佳育儿堂(xyjyet)
热证散热三豆饮
材料:生黄豆20粒,生黑豆、生绿豆各15粒。
做法:豆子浸泡2小时后下锅,加约4碗水,文火炖煮至豆子软烂汤浓。取汁滤豆渣,当日温服。
功效:主治小儿发热抽搐、疹出成粒,可散热、养木气、顾中气。
注意:
如宝宝脾胃较为寒凉,可把绿豆换成稍微平和一些的红豆,同样有清热的功效。
口中疹子、溃疡严重的宝宝,可在食方中加入3g升麻,主治喉痛口疮。
许尤佳育儿堂(xyjyet)
▲了解更多▲
以上食疗方可以有效帮宝宝降温、去疹。
春季万物生发,病毒肆虐,类似手足口病等传染病多发。
如果想了解更多春季儿童保健要诀,学会给宝宝科学呵护衣食住行和情志,掌握健康饮食调护的具体技巧,可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