内裤上分泌物异常、下体瘙痒或有灼痛感、白带增多且有异味,每次遇到这种情况,别提多尴尬了。但对于那些患有妇科炎症的女性来说,应对这种窘境可谓是“家常便饭”,因为炎症的特点就是这样,只要不彻底根除,就一直在反复发作的路上。
妇科炎症作为一种粘人的疾病,可以发生于女性的任何一个阶段。除了会引起令人难忍的瘙痒,还会影响到正常的生活和工作。所以有些患者,每次一察觉炎症发作就如临大敌,在症状没有缓解之前,基本上手不利栓,只要痒了就塞药,这样才能睡个安稳觉。但实际上,塞药只能止一时止痒,并不能治根,没有找对方法的话,再怎么费时费力,也都是在做无用功。
在中医看来,妇科炎症以及内分泌失调疾病,都可以归为带下病的范畴,与身体的内脏功能和气血运行有着直接的关系。脾肾亏虚、气血两虚、湿热下注,都是诱发带下病的原因。
一、脾肾亏虚
“脾主运化”,起到处理湿气的作用,脾脏功能一旦虚弱,就会导致湿气在体内郁结,带下分泌物也会变得黏稠;
“肾主生殖”,肾阴亏虚以热证为主,会出现黄带或是赤带;肾阳虚易受外界湿邪入侵,带下分泌物虽多,但清晰如水不黏稠;
二、气血两虚
气血两虚的患者一般会出现面色苍白、头晕乏力的症状,带下分泌物清稀并且量少,如果不及时补足气血,还十分容易引发其他病症;
三、湿热下注
湿热下注就是湿热过盛导致的带下疾病。这种体质的患者,由于体内湿气过重、热症不断发展,通常表现为分泌物量大,状如豆渣、泡沫,颜色呈黄色或者是绿色,并且气味非常腥臭。
临床上常见的霉菌性阴道炎,也多是湿热下注所致。相信多数女性朋友对这一妇科疾病并不陌生,临床数据显示,超70%的女性都和它打过交道,因为发病率高、没日没夜的痒,给人留下的印象过分难忘,即便是塞药、冲洗,也不能阻挡它反复发作。
针对霉菌性阴道炎,我在之前的文章中给大家分享过外洗的方子,今天再分享一个内服的止带汤。
组方:猪苓、茯苓、车前子、泽泻、茵陈、赤芍、丹皮、黄柏、栀子、苦参、白鲜皮、冬瓜仁、百部、柴胡、牛膝
方中猪苓利水渗湿,黄柏清热燥湿,苦参清热解毒;茯苓、栀子、车前子、泽泻、茵陈泻热解毒,燥湿止带;赤芍、丹皮清热凉血;冬瓜仁清热解毒,除湿利水;柴胡调畅湿热瘀滞;牛膝利水通淋,引药下行。全方能有效的清热利湿、杀虫止痒。
中医辨证湿热下注,对症开方,再通过内服外洗同时调理、夫妻双方同治,对遏制霉菌性阴道炎不再复发,可以说十分有效。方子虽好,不过要注意,一定要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,用好方、用对量,才能真正发挥效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