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批药品集采大杀价最高猛降95破记录

来源:华夏时报华夏时报(chinatimes.net.cn)记者孙源于玉金北京报道8月20日深夜,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中标结果公示,共55个品种个产品拟中选,产品平均降价53%,最高降幅约达95%。据《华夏时报》记者通过开标现场人士了解,当天共家入围药企奔赴上海联采办现场参与开标。势如破竹,自年12月“4+7”个试点城市启动药品带量采购以来,药品国采已施行至第三批。相较于第二轮集采的33个品种,此次集采扩围至56个(拉米夫定流标),包含多款临床急需的知名品种和部分白血病、抗肿瘤以及精神类药物,中选家数最高上调到8家,注射剂采购周期缩短为1年,抗生素产品采购量相对其他品种降低10个百分点。对于已经历两轮集采、医保目录谈判“洗礼”的竞标药企来说,其竞标目的和策略已各有不同。但可以肯定的是,医药市场竞争格局将再次经历剧变甚至颠覆,原研药外企大多放弃院内市场,竞争激烈的同时,本土仿制药企业正在加速替代原研药。“光脚”搅局者大杀价本次集采不乏亿元级的大品种,例如缬沙坦、二甲双胍、卡培他滨、莫西沙星氯化钠、甲钴胺、来曲唑等,20余个药品销售额超10亿元,且大部分品种的原研企业市占率较高,然而本轮集采已改变竞争格局。以此次采购额最高的品种为莫西沙星氯化钠注射剂为例,该单品在本轮的采购金额高达17.6亿元,占据总采购额的7.8%。米内网数据显示,年中国公立医疗机构终端,该品种的原研药企拜耳的市场份额高达93.82%,天津红日和海南爱科以超过80%的价格降幅换来了全国50%的市场份额。此外,原研占比达82%的阿哌沙班,由齐鲁制药、豪森药业、正大天晴等仿制药企中选。仿制药厮杀依旧激烈,“亏本也要进”的药企仍不在少数。对于部分企业来说,降价是为了守住产品的市场份额,以价换量,对产品自身产品制造成本进行测算,对竞争对手进行评估后制定报价策略。而对于另一部分产品报价降幅击穿地板的企业来说,则多了几分“搅局”意味。其中,齐鲁制药的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报价2.08元/片,降幅达92%,对手辉瑞万艾可(俗称“伟哥”)、白云山金戈黯然出局。枸橼酸西地那非片成为本轮集采唯一一个独家中标的品种,将获得全国40%的采购量。据悉,齐鲁制药的西地那非在8月7日才获批上市,以视同通过一致性评价的身份拿到此轮国采入场券。这一轮,齐鲁制药另外7个产品的竞标,即卡培他滨、阿哌沙班、奥氮平、孟鲁司特钠、托法替布、维格列汀、依托考昔,均顺利中标。这批集采竞标,齐鲁制药的策略和第一轮集采相似,不计成本大力度压缩价格中标多个品种。以致于有业内分析人士与《华夏时报》记者交流时称齐鲁制药为“搅局者”:“可以把齐鲁制药的多数竞标产品理解为‘光脚’品种,市场份额本来就不大,对它来说至少是一个增量市场。”根据东莞证券的研报分析,部分过评企业部医院的销售占比为零,是“光脚”品种。不过,对于落标的辉瑞和白云山来说亦并非太大损失,枸橼酸西地那非片的主场其实在院外市场,米内网数据显示,枸橼酸西地那非片医院和城市零售药店的销售额分别为人民币1.14亿元和人民币22.07亿元。所谓“光脚的不怕穿鞋的”。根据中标结果不完全统计,仿制药头部企业中标较多,齐鲁和石药拟中标8个品种,数量最多,其次是扬子江与豪森药业,分别为7个和5个,海正、恒瑞和科伦药业均为4个。其中不乏“光脚”品种,如扬子江竞标产品有5个“光脚”品种,有1个品种销售占比不足1%。石药集团有5个“光脚”品种,齐鲁制药有5个“光脚”品种。恒瑞医药有1个“光脚”品种,有1个品种销售占比仅约1%。值得


转载请注明:http://www.bookintake.net/bpgtyby/12209.html

  • 上一篇文章:
  •   
  • 下一篇文章: 没有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