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界那么大,我想去看看。
这是多么单纯的愿望,是每一个丁丁与生俱来的朴素情怀。
然而世事难料,造化弄人。
伴着每个丁丁一起来到人世间的不仅有美好的憧憬,还有现实的枷锁。这层枷锁紧紧的束缚着丁丁的自由,让他久在樊笼里,不得返自然,有时甚至连只是伸出脑袋喘口气亦不可得。
你没有看错,这不是在写散文或者小说,而是在讨论一个学术问题。
什么问题?
就是“小儿包茎”呗。
什么是小儿包茎?
正常情况下阴茎龟头处的包皮应该是可以下翻暴露的,当包皮无法完全下翻,甚至被彻底包裹住,那就是所谓的包皮过长或包茎。
有包茎要怎么办呢?
首先,我们要知道包茎和包皮过长的情况在小男生中是非常常见的情况,在新生儿期有超过90%的小朋友都有这个问题。
但随着年龄的增长,阴茎的发育,龟头处的包皮整体是会逐渐松解、分开的,虽然不是所有人都能最终有一个“完美形态”的丁丁,但是大多数会比小时候有所好转。
其次是否要对包皮过长、包茎进行干预,让丁丁们早早露出脑袋,取决于几方面的因素。
1.宗教因素
如果丁丁是生在穆斯林社会或是一些澳洲原始部落,那么恭喜这些丁丁,他们一出生就会受到盛大的欢迎仪式:割礼(你问割礼是什么?嗯,且看下文分解)。
2.医学因素
如果有反复发作的包皮龟头炎、泌尿系感染、包皮嵌顿或是诸如龟头苔藓性硬化这样的病理性包茎的情况,那么及早处理是有必要的。
3.社会家庭及生活习惯
社会家庭因素以及生活习惯,比如主流的社会观念、父母的态度还有是否便于清洁卫生等,也决定着丁丁们是否可以早早挣脱枷锁,露头露脸。
这里可以看到WHO在年做的一项统计,世界上个国家所有男性中接受了包皮环切手术的比例,穆斯林国家基本都在98%以上,美国是71.2%,其它发达国家大多数在30%上下(澳洲26.6%,新西兰33.0%,英国20.7%),咱们中国香港是28%,大陆则是14%。
世界各国包皮环切术比例
最后,则是具体的处理方式。如同前面说的,如果没有宗教、文化、传统甚至美观方面的考虑,单纯从医学角度来说,非病理性包茎(也就是所谓的生理性包茎)是不需要刻意处理的,顺其自然就好——这些丁丁们最后啥时候能扬帆远航,出去看世界,看得是造化和人品。
如果是前面说的病理性包茎的情况,则建议尽早干预处理。可以选择手术切除,也就是大家都耳熟能详的包皮环切术(或者所谓的割礼),也可以选择保守治疗(翻包皮外加局部使用糖皮质激素)。
包皮环切手术到底有什么好处?
主流的学术观点认为(来自于美国儿科学会、泌尿外科学会、家庭医生协会等权威学术团体):
1、更卫生。环切之后的阴茎更容易清洁;
2、降低泌尿系感染的风险。男性发生尿路感染的风险本身并不高,但这些感染在未割包皮的男性中相对更为常见。临床研究显示,包皮环切后男性的整体泌尿系感染风险是未环切男性的1/10;
3、减少性传播疾病的风险,尤其是对HIV,HPV的感染有显著的预防作用;
4、减少出现阴茎包皮龟头炎的风险;
5、降低阴茎癌的风险。尽管阴茎癌很少见,但在行包皮环切术的男性中风险相对于未行环切术者要显著降低;此外,做了包皮环切术男性的女性伴侣中宫颈癌的发病率也要显著减少。
手术有什么风险吗?
与包皮环切术相关的最常见并发症是术后的出血、感染和疼痛,但大多非常轻微。
少数情况下还会有包皮长短不合适的问题,例如:包皮切得太短或太长,手术伤口无法正常愈合,剩余的包皮可能会重新附着到阴茎末端、需要进行再次手术修复等。
划重点:
1、丁丁生来带着枷锁,无法露头呼吸是常态;
2、随着年龄增长,他们会努力的探出脑袋去看看外面的精彩世界,只是时间因人而异,所以不用过于担心;
3、可当丁丁遇到了困难,生病了,那么请对他施以援手,尽早救治,帮他斩断枷锁;
治疗有风险,选择需谨慎,不要让不合适的治疗反而伤到了脆弱的丁丁;
4、唯有如此,方能让丁丁茁壮成长,做好外出探险的准备。
好了,说了这么多,你对小朋友的包茎问题都了解了么?如果还有不清楚的地方,欢迎留言,我们在后面的文章中会继续讨论并分享更多有趣又实用的科普。
卓正新项目上线预告:从1月29日16:00开始,广州和深圳正式开放包皮环切术面诊预约,您可以点击下方预约骆毅医生??。
预约骆毅医生
免责声明:本文经卓正医疗健康信息组审核,文章目的是提供一般健康信息,个人医学问题请向医生咨询。文章转载请联系:medicine
distinctclinic.